產後 多的不該只是紋路與脂肪 應該找回的 是自信與美麗
技術提供:Blogger.

Translate

RSS

瘦下半身完全攻略-運動實戰篇


續上篇(瘦下半身完全攻略-運動知識篇)的介紹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後,在此為大家整理出強而有力,超有效的無氧運動,你可以選擇其中1-2項你認為你做的來,並且能"持續"的來實施你的肌力訓練的部分,一起練出修長細美腿吧!

1.   一、  腹部氣功操(訓練部位腹部)
a平躺深深地吸一口氣約1-4使腹部脹滿然後再慢慢的吐氣5-8
b雙腳併攏慢慢舉起與地面約呈40-45度伸直後深呼吸約10秒後放下雙腳重覆10次。



重點:

1.雙腳腳底一定要向內勾(往身體的方向勾)且雙腳膝蓋要伸直不要放鬆才      能有效運用到腹部核心肌群
2雙腳舉起時,一定要慢慢的深呼吸不要彆氣呼吸吐納會增加血液中的含氣量能加速新陳代謝排除癈物


2.   二、橋式瑜珈操(訓練部位臀部大腿)
a平躺手平放,雙腳膝蓋打開與肩同寬彎曲拱起
b將腰部和臀部慢慢的往上抬離開地面身體呈一直線配合深呼吸約一分鐘後慢慢的回到地板(當你感到臀部在用力時表示動作是正確的)

重點:

1.抬高時力量要放在臀部而不是腰部
2初學者無法堅持到一分鐘沒關係慢慢的延長時間就可以了。


3.  三、 深蹲法(訓練部位腰腹肌肉臀部大腿)
a背靠牆手打直與地面平行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腳離牆壁約50公分
b膝蓋慢慢彎曲身體往下,臀部慢慢坐下的感覺維持此姿勢約10-20
c繼續往下坐深蹲到大腿根部幾乎與地面平行或更低保持10-20秒。

重點:

1. 下蹲時大小腿越接近90膝蓋承受壓力越大越容易受傷所以當你下蹲時感到任不適就停止此運動主要有鍛練到大腿肌肉即可。
2. 下蹲時若上半身前傾也沒關係,不一定要挺直


4 四、 超強剪刀腳(訓練部位大腿內外側)
a平躺雙腳打開約80雙腳與地面約成90腳掌後勾停留約30秒。
b向內合腳,此時雙腳成交叉狀右腳在上左腳在下下次閉合時換左腳在上右腳在下)
c重覆ab做開合的動作20-30下。

重點:

1.雙腳盡量與地面呈90
2.背部要盡量打直
3.開合動作不可太快越慢效果越好。


5.夾出修長腿(訓練部位大腿小腿)
 a躺平,膝蓋夾緊毛巾(亦可不夾)腳底與天花板呈平行狀雙腳與地面呈90雙腳盡量伸直往上抬。
 b雙腳微微屈膝再往上推重覆此動作10-15次。

 重點:

1.  往上推時,雙腳盡量拉直。
2.  動作不要太快,配合雙腳往上推時吐氣,往下時呼氣。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Read User's Comments0

瘦下半身完全攻略-運動知識篇

各位愛美的姐妹們 ,相信在我們還沒成功瘦身之前 ,都會有個共同的心聲 ,就是--減肥好難,瘦局部---更難(尤其是瘦大腿、瘦大腿、瘦大腿-難上加難)



其實,不是減肥好難,更不是瘦局部更難,是我們一直沒有用對方法,動對地方,以為實踐減肥界中的不敗四字真言-少吃多動,就真的會瘦,但你真正瘦到你想瘦的部位了嗎?而到底又要怎麼動,才能真正的逹到減肥瘦身的目的呢???

首先,先來說明一下,要減重並維持不復胖的密訣:
就要做"有氧運動+無氧運動"。

有氧運動:(主要燃燒脂肪、增進心肺功能、控制體重)
是指全身性或針對下半身性,可以持續性的動作,適時提高呼吸與心跳數,因為運動時能量來自有氧代謝,也就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故稱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有氧舞蹈、、等,有氧運動會燃燒葡萄糖及貯存的脂肪,故對控制體重有很大的幫助,但剛開始運動時,能量通常來自於燃燒肝糖及葡萄糖,大約運動20分鐘後才會開始燃燒脂肪,因此要達到燃燒脂肪的目的,則每次運動最好連續運動半小時以上。
至於想要針對下半身肥胖的有氧運動則有:快走、騎腳踏車、步行、游泳、踩空中腳踏車、爬樓梯……等等。


無氧運動:(主要增加肌肉比例,提高基礎代謝)
 簡單地說,就是增加肌肉負重能力的鍛鍊法,又稱肌力運動或重量訓練。想要有效的提升整體的循環,促進代謝,必須增進的是肌耐力(如啞鈴、彈力繩、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傳統瑜珈、肌力訓練、、等等)。而非短暫的爆發力(如100  200 公尺快跑)。且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你無法禁止年齡的前進,但是你可以增加基礎代謝率的方法,就是想辦法讓身體組成的肌肉量增加,可是肌肉流失的速度同樣也令人吃驚,尤其是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圴每年流失一磅的肌肉量,因此,女性更應該增加無氧運動的比例,幫助恢復新陳代謝,維持美好的體態,且當肌力運動結束後,熱量還會持續燃燒,也是所謂的"事後燒(afterburn)",根據運動的強度,在運動後4-5小時還會持續燃燒,最多還可燃燒48小時。肌力運動增加的瘦肉,更會增加身體瘦肉的質量,體重中若大部份的肌肉,更容易形成"不易復胖的體質"。



【搭配方式】

 減重初期的策略是要減少熱量的攝取,「飲食控制」是主角,「運動」是配角-有氧運動為主,肌力運動為輔。
(例如:可一週3-5天有氧運動,1-2天無氧運動)

減肥後期和維持期策略是增加熱量的消耗,「運動」是主角,「飲食控制」是配角。肌力運動為主,有氧運動為輔。
(例如:可一週2-3次無氧運動, 1-2天有氧運動)

如前面所述,要增加身體的肌肉量,才能提高基礎代謝率但根據研究發現,不管你用那種減肥方法使體重降低,身體的肌肉量都會減少基礎代謝就會降低,如果你的飲食還是和減重時期一樣多,體重還是會慢慢的上升,因此,唯一可以確保不復胖的方法就是比原來多的運動量,才能繼續維持你的體重和身材。

讓我們來比較一下肌肉的減少量:
肌力運動(無氧運動)的減重方法  心肺運動(有氧運動)的減重方法  飲食控制的減重方法。由此可知,持續性的無氧運動是最不容易流失肌肉量,進而能讓你長期保有完美體態的方式。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Read User's Comments0

瘦下半身完全攻略之成因篇

瘦(受)不了你的下半身嗎?

檢視你肥臂粗腿的因素,你符合幾項呢?
先天因素
後天因素
1.遺傳
1.不良的生活習慣
@蹺著腿坐一整天,會阻礙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環,導致下半身浮腫。
@走路姿勢不對,不僅減不了肥,還可能變得更胖,嚴重影響下半身循環,導致脂肪增厚,連肌肉都會變得僵硬。
久站,會使小腿肌肉變得結實,造成所謂的蘿蔔腿或小腿浮腫。
2.天生骨盤較大
(為了支撐較大的骨架和骨盤,而會產生較多的肉。)
3.脂肪特性
(大多數的女性,身體的體脂肪容易囤積在下半身)
2.不當的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和亂服減肥藥,會使雌激素分泌紊亂,導致脂肪在腹部和大腿部位堆積,下半身越來越胖。
攝取過多的油脂.澱粉.甜食及太鹹的食物
3.不合適的穿著
@太緊身的服裝會阻礙腿部正常運動,還會阻礙腰腿部位血液循環。
@短裙則會使腿部受涼,同樣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脂肪堆積
鞋子太大或太小,容易造成腳的血液循環不良。穿著尺寸太大的內褲,會使臀部肉肉缺乏足夠的支撐力而形成下垂和外擴臀,而內褲太小或太緊,則會把肉肉擠出來,長久下來,臀部變形在所難免。
4.懷孕生產
5.缺乏運動

-全部都符合,所以,"以前"的我,這樣嘛 

            



相信許多女性都和我一樣有著下半身容易肥胖卻又特別難瘦的困擾,不論怎麼飲食控制, 還是動的氣喘如牛,但大腿和臀部消耗到的脂肪卻很有限,尤其是下半身肥胖的梨型身材在進行減肥過程中,總是先瘦了臉頰和胸部,但下半身依然肥滿臃腫,而會造成下半身肥胖除了上表所述的先天和後天的造成的種種原因外,主要原因是下半身的脂肪為皮下脂肪!它與上半身肥胖(腹部脂肪-又稱內臟脂肪)的差別在於:

@上半身肥胖-蘋果型肥胖的人(腹部脂肪多)
這類型的肥胖多代表身體的代謝因子異常,同時此肥胖類型的人飯後的血糖和三酸甘油酯都比較高,相對來說,是比較病態的肥胖,也比較容易有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等對健康比較有危害的病狀,這類型的肥胖,可以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等方式來燃燒脂肪,減重反應比較好。

@下半身胖 (脂肪屯積在屁股 ,大腿)
梨型肥胖(尤其以女性居多,特徵是大多都是上半身纖細,下半身臃腫),這類型肥胖的人,飯後的血糖,三酸甘油脂不會大幅度的上升,相對來說比上半身肥胖的人來的健康。但是因為局部肥胖的關係,反而影響外表更加明顯,也是大多數女性最想改善的地方。由於屁股和大腿部位的脂肪細胞,對會緻瘦的交感神經剌激反應不佳(交感神經中接受器數目較少的緣故),而且它的脂肪分解酶數量是腹部脂肪的1/4-1/5, 血流量只有1/3, 而且女性又容易受雌激素的影響(雌激性會傾向合成皮下脂肪),以致於更容易在下半身堆積脂肪。且皮下脂肪是體內蓄積的儲備能量,比較不容易參與脂肪代謝作用,因此光是靠飲食的控制,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需搭配下半身的運動和針對局部的按摩來改善局部肥胖的問題。

姑且不論是那一種型態的肥胖都會影響下半身循環,進而阻礙下半身脂肪的消耗及水份、廢物的代謝 。 而且大部份的女性朋友都是混合型居多,較少有單純某一種型式的下半身肥胖。而局部減肥的目標,是希望只減去不滿意部位的脂肪 ,但是脂肪偏布我們全身,基本上身體並沒有辦法指定,只使用哪部分的脂肪做燃燒來產生能量,或命令脂肪不要再儲存於我們所不希望堆積脂肪的部位。所以唯有透過正確的飲食,讓身體"盡量"消耗脂肪較多的地方(局部較胖的來提供身體熱量);和利用有氧運動直接燃燒脂肪的特性+肌力運動 ,來使局部肌肉結實和搭配按摩精油來緊緻肌膚,加強局部的血液循環和提高代謝作用,達到強化局部線條的效果。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Read User's Comments0